客服QQ

206662024

美国电影产业是如何兴起和保持发展的?

出处:未知 时间:2017-01-30 点击:67次

   美国的大型制片厂与发行公司的成功率往往高于其他独立制片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他们自身经历了怎样的发展?什么是推动电影产业的驱动力?
  
  今天大年初一,截至19:42,中国大陆市场单日总票房达到7.0亿元,突破了2016年春节初一的6.46亿元记录。
  
  不过,单日票房超过3亿的《西游伏妖篇》,过亿的《大闹天竺》《功夫瑜伽》,都是毁誉参半。《熊出没·奇幻空间》首日票房近5000万元,与《疯狂动物城》《你的名字。》仍有很大差距但也让人看到国产动画电影的前进。
  
  电影带来的乐趣与丰厚的利润无疑是吸引投资者目光的两大重要因素,当年《星球大战》拍摄共耗资1100万美元,而上映后前四年的收益便高达1.5亿美元,数十年后的续集与番外再一次帮投资人赚得了丰厚的利润。但事实上,很多电影除了让投资人的自我满足之外,收到的利益微不足道。
  
  没人可以否认电影制作是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的,但是很多影片的成功又会遮掩住失败的痛苦。撇开电影神奇或者说神秘的元素不谈,电影制作本事仍旧是一种商业行为,同其他产业一样,电影业也会受到基本经济法则的影响。
  
  美国的大型制片厂与发行公司的成功率往往高于其他独立制片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他们自身经历了怎样的发展?什么是推动电影产业的驱动力?

  
  今天到大年初六,三文娱推出的是春节假期充电系列,为大家推荐一些讲述产业规律或文化现象的书籍。同时我们也会在微信文章评论区和微博选出一共12位读者,为每人送出一本书,欢迎留言。获奖读者名单初七(2月3日)公布。
  
  今日书籍是哈罗德。L.沃格尔所着的《娱乐产业经济学--财务分析指南》,这本书通过较大篇幅对上述电影业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三文娱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做归纳整理,分享给大家,希望帮助大家对美国电影业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推荐大家购买此书,更深入学习。
  
  电影:跃动的图像
  
  影像的革命已经持续了百年,当“电影摄影机”诞生后,人们开始拍摄活动的影像。而爱迪生成立的第一个动画工作室是用来生产“活动电影放映机”的。第一部电影--通过小孔循环播放电影胶片--在纽约百老汇的“电影放映厅”展出,吸引了大量人潮争睹这一新奇的发明。
  
  在此之后,电影技术的发展速度一日千里。1906年伦敦出现了最早的电影院,而法国几乎主宰着全球的电影产业。世界各地的企业家都敏锐的察觉到了电影这一行业存在着庞大的商机。
  
  而在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初期的特征就是一连串专利诉讼及产业垄断的尝试。这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着美国电影行业的内部结构。
  
  斯坦利指出:“全国有数千家电影院播放电影……在专利权上缠讼多年后,主要电影公司终于体认到,合作才能获得更大利益……到1908年12月,一个复杂的,涉及电影产业几乎所有环节的自然垄断结构形成了。它就是电影专利公司。”
  
  “电影专利公司几乎掌控了所有与电影有关的专利,包括影片、摄影机、放映机、并拥有权利金的分配权。他还试图通过收购当时多数的主要发行商,来组建一个巨型的发行网络——通用电影公司。”
  
  电影专利公司及其旗下的发行子公司(所谓的托拉斯Trust)经常采取粗暴且有攻击性的商业行动,招致行业的不满与怨恨。最终在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影院)环节涌现出大量的独立企业,他们的力量不断增强,此消彼长,托拉斯最终一蹶不振。早期很多“独立”制片人未经授权就使用了电影专利公司的机器,播放进口的影片。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独立”电影工作者中,不少人成为了日后好莱坞电影巨头公司的创办人,如环球电影公司、福克斯电影公司、派拉蒙电影公司、米高梅电影公司的创始人等等。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美国西岸出现了电影制作的热潮。除了地处偏远令托拉斯集团鞭长莫及外,低成本的非工会劳动力与怡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让这里成为了电影制作的天堂。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尽管纽约依旧是电影的财务枢纽,但是大多制作电影的工厂都转移到了西岸。
  
  日后主宰世界电影市场的好莱坞自此兴起
  
  好莱坞正是从此时开始逐渐主宰了全球的电影市场,与欧洲的电影工作者分庭抗礼。特伦波尔提到,相比于其他国家,美国电影产业拥有几项明显的优势:当时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内需市场,以及多元的移民文化;拥有完整的、现代化的产业组织结构。此外美国电影一般崇尚乐观主义和快乐结局,比起强调忧郁和深沉的他国电影,美国片更受欢迎。
  
  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有声电影的出现再次撼动整个电影业,随后遭遇的经济大萧条让整个电影产业结构进行了一次重新洗牌。最终,只有那些垂直整合程度高的企业(掌控了包括从制作、发行到放映的整条产业链)才能存活,如华纳兄弟、米高梅等。除此之外,大萧条还导致了许多专业人员工会、艺人工会以及其他组织的成立,这在往后的电影经济中产生了关键影响。
  
  美国新崛起的八大公司逐渐引起了美国司法部的注意。在经历五年调查后,政府于1938年指控八大电影公司非法勾结,意图控制市场,主要的做法就是要求放映商如果想购买某部影片,就必须买下该发行商生产的所有影片(也就是所谓的买片花)。八大公司在1940年同政府签订了协议,但他们依旧维持着发行商与放映商之间的关系,而前五大电影公司依旧掌握着全国70%的首轮影院。
  
  在此之后,行业内对电影巨头的抱怨并未减少,美国司法部最后不得不在1944年重新审理派拉蒙电影公司的案件。经过数年的缠讼后,派拉蒙于1948年同意签订一项协议,将旗下的制作、发行部门和放映部门加以分割。正是由于这项协议,加上同一时期电视的兴起,最终使得电影行业进入了新的时代。
  
  电影产业反托拉斯事件年表(1908-1999年)
  
  1807年-2010年电影产业发展大事记,其中提到了科技的发展及新技术的应用、标志性影片上映、大公司的并购重组等
  
  电影产业的驱动力
  
  历史上,塑造了电影产业结构的主要力量包括:
  
  1.科技的进步,包括在电影制作、营销与受众调查方面,以及基于电视信号、有线电视、卫星、录像机、电脑和光盘等技术所导致的发行和存储能力提高。
  
  2.拍摄电影所需的资本不断提高。
  
  3.1948年反托拉斯法案将发行和放映部门分离。
  
  4.郊区大型连锁电影院的兴起。
  
  5.独立制片和服务公司的快速发展和成长。
  
  科技   毫无疑问,科技是主导电影产业长期变革的最主要力量,在今后也将持续扮演重要角色。菲尔丁提到:如果想了解电影和电视艺术与历史的发展,艺术和科技的结合无疑是关键。正是20世纪的科技创新,使电影和电视这样的媒介同其他过去的艺术形式全然不同。
  
  技术的进步对电影摄制的影响举足轻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声音仍是不得了的电影特效。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电脑辅助设计、数字剪辑以及编排设备的帮助下,现代意义上的特效才开始普及。更别说撇除了科技,类似《泰坦尼克号》《黑客帝国》一类的电影根本不可能出现。
  
  《黑客帝国》中经典的“手挡子弹”片段
  
  此外,新科技能让发行商用早年难以想象的方式进行更为快速、复杂的营销活动。电视、有线电视电脑以及其他更新的移动播放技术唾手可得,这些全新的平台对传统电影放映起到了代替和补充的效果,改变了电影制片商与发行商的经济力量,让更多的新企业能够加入到行业中来。
  
  资本  除科技外,资本是对电影产业有长期影响的第二大因素,是制作、发行和营销电影所需的庞大资本。如果没有先进而复杂的融资方法以及广阔的资本市场,电影产业绝对无法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
  
  以经济学的观点来看,电影产业的市场结构及融资模式与其他行业大相径庭。那些需要大量资本投入的产业,一般很容易逐渐演变为寡头垄断产业,例如钢铁和汽车制造业。然而,由于每一部电影的制作,包装和营销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其经济结构也与一般的大规模制造业截然不同。我们相信电影产业的结构十分复杂,不仅包括了大型、寡头垄断式的制作/发行/融资机构,也包括了高度独立和分化的小型专业服务公司以及制片厂。
  
  从产业链变革的角度上,放映与制作发行结构的变化是巨大的。
  
  放映  1948年的反托拉斯法案禁止大型电影制作/发行公司掌控电影放映部门(地区性的电影院),从而对整个电影产业的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是,这次以“确保市场竞争”为名进行的拆分只是令独立放映商们空欢喜了一场。在发行商和放映商被迫剥离后,制片公司很快发现他们不需要频繁地每周都提供新电影,于是制作电影的数量显着减少,制作周期拉长。由于供给减少,在好片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电影价格很快上涨到许多小型独立放映商无力负担的程度。与此同时电视的崛起也开始瓜分电影院的消费人口,电影票房收入开始快速缩水。
  
  如今,美国的电影院应被几条主要连锁院线所垄断,包括里格尔娱乐集团、AMC娱乐集团等等。他们的连锁院线占据着大约全国65%的影院,却拥有超过80%的门票收入。这些连锁院线公司建造的电影院一定程度上抵挡住了其他娱乐形式(如家庭录像带)的冲击。此外,连锁影城还带来了规模经济,提升了电影放映产业的效率。结果,电影放映权逐渐落入少数财力雄厚的集团手中。
  
  六大电影放映公司的财务数据,2005-2009年
  
  制作和发行  电影制作和发行已经逐渐演变为一个多元化的、复合式的产业,在每一部电影的拍摄和发行、营销的过程中,都有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组织参与其中。不过,其中在电影制作和发行方面历史悠久、拥有庞大影片库资源以及完善的制片设备的企业,已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称为“巨头”。
  
  在二十一世纪初,经过一系列的并购重组后,形成了如今的六大电影公司共存的局面。这六大公司不仅制作发行自制影片,也替所谓的独立制片人提供融资和发行服务。而那些比较小的制片和发行公司被称为“小巨头”,如狮门影业、温斯坦影业等。这些中小型制片公司的产品线广度(生产的电影类型)无法和几大巨头相比,资金也较为逊色,但仍然能够制作出全国乃至全球卖座的电影,从而获得巨额票房收入。
  
  狮门影业
  
  这些小的“独立”制片公司有些是通过主流发行公司发片,有些则拥有自己的小型发行体系。其中很多公司并不向大厂融资,他们只是同大厂签订发行协议,租赁大厂的发行渠道。所以这些小公司对自己的影片拥有更大的控制权,并建立属于自己独立的电影资料库。此外,还有许多项目开发公司并不直接制作电影,而是进行电影题材的发行和出售。
  
  同一个产业存在着这些不同类型的制作和服务公司,证明了电影产业的独特性。从电影出现起,众多“独立”制作和发行公司就是这个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整个电影制作过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U87

配音师课堂

练声资料及技巧

相关文章

配音前线热点

在线客服
赶快联系我们吧

微信扫一扫